轉發自:佛教正法中心
略說因果業報
什麼叫做因果?因果即是佛法,佛法即為因果。因為佛法包括宇宙間一切有為無為的真諦,釋迦佛陀在娑婆世界說法四十九年,說了八萬四千法門,總括起來,不離因果二字,也就是佛法。簡單的說,宇宙間的一切因果就是佛法。學習佛法主要是要明白因果理趣、學習因果,知道世事無常、輪迴痛苦,知道善惡業力、因感果報,因此尋求解脫之道,求證道果,圓滿菩提,利益眾生。唯有明了一切因果而不被因果所遷,才能了生脫死。所以,因果即是佛法,佛法即為因果。
因果遍於一切,宇宙萬物無一不是因果網絡所構成,能夠透徹的了悟因果,就能夠了知宇宙萬物。因果這兩個字,因是能生的種因,果是所生的結果,有因就必定生果,依所生的果為因又可以生果,比如起了一個念頭要坐飛機去某地這是因,買到飛機票這是果,又買到飛機票這是因,到機場坐上飛機這是果,又坐上飛機這是因,到達目的地這是果,因此就因果的關係來說,是即因即果、即果即因的關係,這是因果不變的必然規律。
因果無所不容,無所不在,大如飛機、小到細胞都有因果,一支筆有因果,一盞燈也有因果,乃至一聲咳嗽都是因果,多生所造的惡業這是因,以致咳嗽生病這是果,生病咳嗽這是因,對周圍環境產生的聲音影響這是果。起心動念也有因果,就如見到別人做好事而心裡歡喜,見到別人做好事這是因,自己生起歡喜心這是果,生起歡喜心這是因,在意業種下善因必得善果這是果。
人的出生是因果,人的死亡也是因果;生命的長短是因果,生活的貧富也是因果。因果無處不有,沒有一個眾生能夠幸免於因果,眾生因無始無明的因,造作各種善惡業力的果,由這業力的果,而決定輪迴那一道?該受生什麼地方?受什麼樣的痛苦?受什麼樣的罪和什麼樣的折磨?然後又由無明的因,繼續結業力的果,就這樣永無止境的隨因果業力流轉於三界六道之中,不得解脫。能拯救一切眾生,改變這種輪迴之苦的,只有一個辦法,那就是學佛修行。
但是有些人認為六道輪迴只是一種傳說中的存在,不是實在的有,認為鬼是沒有的,六道都是不存在的;只要是有這種觀念的人,就會造成一切因果都是空假的,不成立的。釋迦佛陀說六道輪迴真實不虛,生、老、病、死苦,五濁惡世,我們現在所處的現實生活中,難道不是這樣嗎?事實就是如此。因此,不要認為因果不存在、不會有報應,也不要認為做壞事不讓人知道就好了,不用害怕,總之沒有因果報應這回事;凡認為六道輪迴是傳說不實、認為因果是虛假不存在的人,就是已經落入嚴重的邪惡知見了。任何人處在這個世界中,不想生、老、病、死,但又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存在,必須生、老、病、死充滿痛苦。任何人無論用盡任何辦法所取得的結果,最終還是輪迴世界的無常相果,改變不了生滅無常。無論任何聰慧的凡夫都脫離不了五濁痛苦,因為這就是無常六道輪迴的必然規律,所以六道輪迴是存在的,因果是真實不虛的,而不是道聽途說的不實之語。
世間勸人上進有一句話,叫做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,這句話把它用在佛法上正好確切的說明了因果不爽的道理。佛法,可以說是建立在三世因果以及六道輪迴的基礎上,如果對這個認識不清楚,或者不能深信業果的道理,那麼即使是學佛學了很多年,修行修了很多年,或者是行善做了很多好事,也是無法累積功德,開展智慧,甚至有時候還會產生種種的障礙。所以,學佛的人首先要深信業果的道理,了解一切果報的業因是什麼,這才能斷除一切身口意的惡行,不再造下惡道之因,才能遠離惡道之苦。
業果的道理是什麼呢?業有四個特質:
業的第一個特質就是業果決定,種什麼因得什麼果,由善業生樂果,由惡業生苦果,一切苦樂都是由業來決定,絲毫不爽。佛經記載:有一天,佛陀的弟子們都在精舍內誦經,其中有一位弟子誦經的聲音非常悠美。當時精舍外面,波斯匿王的軍隊正好經過,聽到了這位出家人悠美的誦經聲,都不知不覺地停下來注意聽,忘記了原本要去攻打鄰國的事。波斯匿王就進入精舍向佛陀頂禮,而且請求要見這位聲音悠美的出家人一面。佛陀就叫這位弟子出來,想不到一見面以後,波斯匿王卻非常失望。為什麼呢?原來這位出家人的聲音雖然好聽,但是他的容貌卻不莊嚴。波斯匿王感到疑惑,於是就請示佛陀。佛陀說:「在過去很久以前,有一位佛入滅了,當時的國王想興建佛舍利塔,因此派遣了四位大臣去監督。其中有一個大臣每次前往監工的時候,就發牢騷,說了很多不滿的話。後來,佛舍利塔的工程圓滿完成了,這位大臣看到建好的佛舍利塔竟是那麼地雄偉壯觀,他的內心感到很歡喜,於是便把家中代代相傳的風鈴供養出來。他將風鈴高掛於舍利塔頂,每當微風吹過,風鈴一動,就發出清脆悅耳的鈴聲,使聽到的人都心生歡喜。現在這位出家人就是過去的那位大臣,因為當時為了蓋佛舍利塔常埋怨,所以今生感得了皮膚粗黑其貌不揚的果報;但又因為以悅耳好聽的風鈴供養佛,與眾生結緣,因此今生得到了聲音圓潤柔美之報。」
我們有時見到一些人身材美好,但是容貌卻不出色;有時看到一些人,雖然長得相貌端莊,可是身量矮小。這是為什麼呢?總說一句,就是如是因、如是果,高矮胖瘦,各有各的因果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果業報,所以不必羨慕別人,也不用埋怨自己。因緣雖有千差萬別,但業果定理卻是不變的。種什麼因,結什麼果,這是必然的。
業的第二個特質就是業留在內心的影響力會增長廣大,雖然是微小的善惡業因,都能感得廣大的苦樂果報。換句話說,雖然只作了微小的善業,但後世也能感生極大的樂果;相反的,雖然只作了微小的惡業,但後世也會招感很大的苦果。就好比一棵參天大樹當初也是從一粒小小的種子成長起來的,成長後樹上所結的果實,又成為種子,又能生出很多的大樹,如此輾轉無限增長。從外在的因果去觀察就是如此,而從內心的因果來說,那就更是增長廣大了。佛經中說:有個沙彌名叫均提,在往昔中譏笑一位已證果的年老比丘誦經的聲音就像狗叫一樣,由於造了這個惡語之業,結果感得了五百世之中,世世出生為狗的果報。又如寶手比丘,在過去迦葉佛時以一金錢供養四寶塔,結果感得世世出生以後,手握金錢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直到釋迦佛時出家修行,後證得阿羅漢果。由此可見,每一個微細的業因都能感生極大的果報,明白這個道理以後,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善惡無論大小,便應該注意取捨,遠離一切惡事,勤修善法。不要以為只是一個小善就輕忽而不去實行,更不要以為只是一件小惡無所謂就去做了,這非常重要!
業的第三個特質就是業不作不得,沒有造作的業,不會遭受果報,也就是說,如果沒有積聚能感受苦樂的業因,那麼就決定不會得到苦樂的業果。就如沒有種瓜不能得瓜,沒有種豆不能得豆,沒有種人天之因,決不會得人天之果;又如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,每個人的天賦聰明愚癡、身體健康強弱、一生盛衰興敗各有不同。以前佛住世的時候,有位國王名叫暇巴,與婆羅門種族的人作戰,結果打敗了,王宮被焚燒,國王自己知道業力難逃,於是投火自盡,連他眷屬中有飛行神通的人,也都不免墜落火坑中被燒死,只有一個奴婢沒有神通卻幸免於難,而逃了出來;有人以此事請示佛陀,佛陀說:「國王跟他的眷屬在過去世曾造了放火焚燒的惡業,在當時有一個同伴未參與放火,就是現在這位奴婢,因為她當時沒有造作焚燒的業,所以今天就不會得到被燒死的果報。」以上這些都是業不作不得的明證。
世間常有人以為做了壞事後,再做做好事,善惡可以互相抵消,這是錯誤的觀念,因果是不能抵消的,造福跟受罪各有各的因果,是不能互相交換的。世間有句話說「屋漏偏逢連夜雨」,又說「禍不單行,福無雙至」,其實這些說法只是對某種現象而言,並無科學根據,它並不是絕對的真理,是因各自善惡業果成熟的感報,因果是真實不虛且具科學性的,這就是佛說業不作不得的道理。
業的第四個特質是業作已不失,就是說已經造作的善惡業,在因緣未成熟之前,絕對不會壞失,即使經過百千劫的長久時間,仍然如影隨形,絲毫不爽,在因緣成熟的時候,果報必然現前,還是必須清償舊業。這就像在田裡播種,如果沒有遇到焦芽敗種或腐爛蟲吃等破緣的情形,則種子一定生長而可獲得果實;業果的原則也是這樣,自己所造作的善業或惡業不論大小,除了其中有破緣而轉變的情況外,因緣成熟必定會感受自業的果報。這裡所說的破緣,是指自己犯下罪惡的事內心生起懺悔而如法懺罪,或自己在做善事之後回想起來反而內心感到懊悔,除非遇到這類破緣的情況而轉變業果外,所造的業是絕不會壞失的。
從前佛住世的時候,波斯匿王向釋迦族求婚,釋迦族便將一個婢女嫁過去,婚後生了一位太子,就是後來的琉璃王。琉璃王幼年時在釋迦族遭到了侮辱,罵他是卑賤的人,琉璃王大怒,當下就發了一個惡願說:「我將來做王,一定要滅掉釋迦族。」琉璃王長大後就出兵討伐釋迦族,佛陀三次坐在一棵沒有樹蔭的樹下,用暗示的方法,使琉璃王自動撤兵。當琉璃王第四次出兵時,佛陀知道釋迦族人的業報已經成熟,只能為釋迦族人不知懺悔而感到惋惜。琉璃王的軍隊攻入城後,到處亂殺人,神通廣大的目犍連尊者,就運用神通力將釋迦族五百人,攝入自己的缽中,送到天宮去避難。等到戰爭停止後,拿回來一看,結果缽內的人竟然全部化成血水,為什麼呢?因為神通抵不過業力,佛陀有無量的神通、智慧,卻眼看自己的親族被殺而沒有辦法,這就是所作業不亡的道理,自己造業自己受,別人是不能代受的。
釋迦族過去世造的是什麼業呢?目犍連尊者請示佛陀,佛陀說:「過去許久以前,有一個大村莊,村內有一個大魚池,在一個節日,村中的人將水池內的魚都捉來吃,其中有一條大魚,也被捉而殺去吃,當時有個小孩,他從來不吃魚肉,為了好玩,他用棍子敲了大魚頭三下。當時那隻大魚就是現在攻城的琉璃王,所有的小魚就是現在他的軍隊,村莊的人就是現在被殺的釋迦族,那個沒吃魚肉的小孩就是我,我因為沒吃魚肉,所以沒被殺,但是因為敲了魚頭三下,所以在釋迦族被滅的期間,頭痛了三天。」
現在全世界每天所殺的魚不計其數,每個人每天無明所造的各種惡業難以想像。如果佛陀沒有為眾生說法,我們不會知道業果的道理,當我們明白因果業力後,才知道原來今生自己所受的一切苦,全都是自己過去造惡業所招感來的。前世今生我們一定都造過殺業,有人會說:「我沒有殺人啊!」但他有沒有想到他殺過很多螞蟻、蚊蟲呢?牠們也都是有生命的眾生,眾生平等,我們有什麼權力可以隨便殺害眾生的生命呢?任何人都不可以故意去殺生害命的。
想一想:為什麼有的人長年病苦纏身、短命夭壽呢?難道沒有因果嗎?難道不是殺生的報應嗎?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會遭遇各種厄難或不如意,比如生病、受害、被騙、受人歧視譭謗、人際關係不好或說話沒有人理睬等等,應當知道這都是自己的業報。如果我們沒有業果的智慧,就會怨天尤人,生起報復心,又種下惡業的因。如果我們深信業果的道理,當身患重病時,應該想到:這都是我往昔殺生的報應,如果我不發起救度眾生、保護眾生的善心,怎麼能解脫我的罪報呢?這樣從果知因,了解一切病痛都是自己過去所造惡行的感報,心中只有懺悔、恐懼,哪裡還敢怨天尤人呢?如果我們深信業果的道理,在受人譭謗時,就知道這必定是以前對人妄語欺騙的果報,既然是自己所造的惡業,理應歡喜順受,然後再進一步想到對方譭謗我,正是消除我的宿業,成就我的安忍,他是我的善知識,這樣作消業想、作善知識想,隨後對自己往昔所造的惡業生起後悔心、懺悔心,發心努力好好學佛修行,斷惡修善,如此才能轉換因果,一步一步離苦得樂,成就解脫。
學佛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因果,有的人會認為自己已經懂得因果的道理,應該就算是一個好修行人了;事實上,並非如此,而這恰恰也是許多修行人所共同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!因為很多人雖然懂得因果業報的道理,也講得出來,但卻僅僅把它當作「道理」而已!內心懂得,卻沒有真正去做。「懂得」歸「懂得」,依不依「懂得」的道理去行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比如:懂得因果的人,他們懂得辱罵別人是要償還因果的,但遇到事情照常還是要罵人,要羞辱人,還美其名說:「我就是憋不下那口氣,我只是出一出怨氣!」又懂得因果的人,知道供養諸佛菩薩及三寶有無量的功德和福報,自己可以有大受用,但在實際上做佛事的時候,他們還是要斤斤計較,分釐必爭,甚至根本就不做佛事。
因此,懂得因果的人可以說不如明信因果的人,懂得因果對他們而言毫無作用,沒有任何幫助,最多只是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理趣存在罷了;明信因果的人則不同,他知道有因果正理的存在,知道宇宙萬物的真諦確是如此,由於確信因果業報的緣故,他對作惡會感到極大的恐怖和厭離,害怕哪裏出錯了會傷害到眾生,將招致惡業果報,因此在日常生活中,會行持謹慎,努力去惡修善,而成為一個令人尊敬的真正修行人。所以,懂得因果與明信因果完全就是兩回事,如果抱著「懂得因果就是好修行人」的觀念,本身就是對佛法正見認識不清,可見一個學佛修行人的正知正見是多麼地重要!
一個人如果對佛法不能生起深切的信仰,而僅了解一些因果道理是沒有用處的。因為那些對因果報應都不相信的人,雖然他口頭上談論的盡是一些高深玄妙的道理,可是實際上也只不過是說說而已,並沒有什麼真實的價值。我們切不可只做個懂得因果的人,讓「懂得」兩個字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及行持,而應該要做一個明信因果的人,不但明信因果,還要了徹業果法則,才能精進修行,證得了生脫死,這是所有學佛修行人唯一應當要走的解脫正路!